母丁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兰州新区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TUhjnbcbe - 2022/6/24 15:54:00

兰州新区年最新房源信息(第19期)

近年来,随着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等项目,积极构建集防风林带、城区景观、生态水系、绿廊花海、调蓄湿地为一体的生态体系,兰州新区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成果不断取得新成果。

公园和生态街景“扮靓”新区

10月14日,记者了解到,兰州新区市*集团年以来共实施城区绿化项目77个,累计投入建设费用5.73亿元;城区绿化面积由.45万平方米增加至年的万平方米(其中道路绿化管护面积万平方米,公园水系等管护面积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35.6%,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绿化灌溉用水年增加30%以上,空气湿度和年降雨量大大增加,生态服务价值增幅30%以上,新区近三年空气有害颗粒物明显下降,风沙扬尘天气减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天/年以上,区域自然环境和生态现状显著改善,城区环境气候进入良性循环。

近年来,兰州新区市*集团改造提升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百花公园,新建临港花海、水阜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等,打造了市民休闲健身“绿肺”体系,也成为新区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截至目前,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已由年的公顷增加至目前的公顷,水域面积不断扩大,湿地水质极大改善,湿地率由35%提高到67%。湿地植被的多样性、抗逆性明显增强,湿地生态系统或群落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已经记录到的植物有种,动物86种,其中鸟类58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逐步恢复,湿地公园巨大的生态效应不断凸显,成为多种水鸟的迁徙停歇地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家园。占地面积约65.5万平方米的新区临港花海,已成为省内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市*集团对重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在临港花海、二号湖、湿地公园等景区增设小木屋、座椅、水上游乐设施;引进游船、游览车等游乐设施,维修园林道路,进一步提升了景区服务接待能力。截至7月底,二号湖和临港花海共接待游客均超过10万人次,湿地公园共接待游客逾7万人次。

高标准设计的公园和生态街景的相继建成,为新区披上靓丽“绿装”。城区绿化景观建设以“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为目标,以“一街一品”为导向,在城区的条主干道种植了云杉、国槐、桃树、杏树、丁香、玫瑰、榆叶梅等花木,观花、观叶、观果类植物相互间插,提高了城区景观的观赏性和识别度,打造了延绵5.5公里的城区内“绿环”,让新区市民充分感受到城市品质提升带来的幸福感。

环形生态“绿廊”初具规模

今年,新区市*集团承建了包括新区景中高速出入口绿化、新区新建道路绿化、新区道路绿化提升改造等6个重点道路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建设面积达万平方米。项目主要围绕中川国际机场、化工园区等重点区域,以主干路为骨架,分层次实现环形生态“绿廊”。

同时,启动兰州新区职教园区重点区域及道路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对职教园区的共享区、办公区、商业区、文曲湖周边及北斗路进行树木移栽和绿化苗木种植,绿化面积约14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重点道路绿化项目建设,已完成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余平方米。

为了使新区绿化和生态建设更加科学和可持续,新区市*集团成立“绿洲工匠”创新工作室,对新区气候、土壤、水质特点积极开展分析研究,引进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盐碱的金银花、独杆月季、甘草、郁金香、欧石竹、向日葵等,逐步形成集观赏、药用、食用与水保生态为一体的多样化植物体系,丰富了新区绿化植物品种。

此外,新区市*集团引进新设备余台(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同时,兰州新区还加大绿化灌溉使用中水的改造力度,每年节约水资源约42万立方米。

来源:兰州晚报

备注:兰州新区生活圈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如果侵权请持权属证明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发布内容仅供参考和分享信息,无其他商业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兰州新区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