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焚香二三事
TUhjnbcbe - 2022/6/19 14:42:00
焚香二三事焚香是古人养生之道。《梦粱录》云:“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适累家。”在古代,焚香是一种融入日常的生活雅趣。诸多雅兴之中,尤以焚香为最。从宫廷到民间,从墨客到百姓,都有着焚香的习俗。

焚香对古人来说,除了是生活雅趣的表达方式外,在养生活动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古代文人的养生书中,香多与静心功夫同时提及,尤其是打坐行气时,身边都会焚上一炉香。

而古代的文士淑女总喜欢在操琴时焚香,从而为自己创造出一种幽静风雅的氛围。到了南宋时期,陆游在看书的时候,也总喜欢焚香,他还曾经在诗中写道:“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对于焚香之事,陈与义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写下了《焚香》一诗。

《焚香》陈与义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主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中国人焚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然,当时人们焚香的目的是比较明确,是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给自己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舒适,并除去疾病的传播和困扰。

古人在外出旅行时,也会随身携带香药。居住旅舍时焚之可除湿气,辟邪疫。香之所以有辟秽、防疫等功效,是因为制香的香料都是气味芳香的药材。焚香时产生的化学成分,可消除空气中的病菌达到驱邪辟秽。

清代宫廷与贵族豪门中盛行的藏香,除了礼佛祭祀之外,也是居家卫生防疫用品。清·沈叔埏《藏香酬袁春圃方伯》诗曰:“辟邪兼辟寒,却秽同却瘴。”

可见,无论是在精神心理养生方面,还是作为居家防疫用品,香都是古人居家生活中的要紧之物。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好多人也喜欢在室内焚香,增加防疫保护。本期“国风堂”就说说人们焚香的雅好。

中国的香,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的种类,倘若按照外形特征来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态香材、线香、盘香、塔香、香丸、香粉、香篆、香膏、涂香、香汤、香囊、香枕等。

香料的种类也是千奇百怪,如杜衡,月麟香,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罗、丁香、沉香、檀香、麝香、乌沉香、白脑香、白芷、独活、甘松、三奈、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木香、母丁香、细辛、大*、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龙涎。

由此可见,中国香文化之繁荣,香文化之博大精深。

礼颂沐香

文化生活,以礼香遇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焚香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