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治疗进展与展望
年7月15日,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白血病·淋巴瘤学术会议上,大会主席、上海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教授,大会执行主席、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教授,接受了丁香园专访,与我们分享了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治疗的新进展。
丁香园: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化疗能否足量持续进行的关键制约点之一。请问马教授,与您之前主导编写的CIT中国专家共识相比,CIT领域有何新的研究进展?
马教授:肿瘤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CIT需立即停止化疗。CIT严重威胁化疗患者的生命安全、肿瘤治愈以及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
近几年的共识中提出:重型CIT患者可以输注血小板、细胞因子;轻、中型CIT患者,可以口服咖啡酸片进行预防及治疗。血小板稳定后再进行化疗,或者化疗同时应用咖啡酸片,可以降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
另外,对化疗已经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预防性用药,也可以口服咖啡酸片;对于重症患者可以加用细胞因子,具有协同作用。咖啡酸片已广泛用于ITP的治疗,但在CIT中的应用刚刚开始,目前正在制定方案,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实施。
丁香园:最新研究表明咖啡酸片可有效应用于CIT的治疗,咖啡酸片治疗CIT与既往常规治疗相比有何优点,是否可作为常规治疗的替代治疗?
沈教授:肿瘤化疗不仅会杀死肿瘤细胞,对正常的血细胞也有影响,研究发现,很多患者在化疗2~3个周期后,血小板明显下降。
咖啡酸片目前有两大优点:第一,如果患者在化疗初期服用咖啡酸片,5~6个周期后血小板均不下降,保证了化疗正常、足量的进行;第二,如果化疗早期,血小板轻度下降,这时可以应用咖啡酸片来预防血小板进一步下降。
相比以往的治疗方案,如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等,咖啡酸片口服既安全又方便,既能预防血小板减少,又可以帮助患者按期、按时、按量化疗,不影响肿瘤的治疗。
丁香园:临床化疗中咖啡酸片是否可以贯穿应用于肿瘤化疗的始终?
马教授:咖啡酸片的疗程非常随机、灵活,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始终应用咖啡酸片,当血小板升到正常值以后进行巩固治疗,或者等到再次化疗时应用均可。
但对于儿科肿瘤患者如何应用,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有待进一步的试验论证。
丁香园: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咖啡酸片升血小板的同时,对免疫系统和粒细胞也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这是否说明咖啡酸片可有效应用于白细胞减少者或免疫异常的患者?甚至应用于肿瘤化疗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沈教授:由于目前血小板减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治疗的药物局限于两点:一是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患者不易接受;二是其他治疗方案价格昂贵,是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实践及医疗市场中面临的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
通过药理研究发现,咖啡酸片对血小板的早期细胞有促进作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一项研究表明,咖啡酸片本身具有提升白细胞的作用,且可改善凝血功能,所以其早期主要应用于促进白细胞生成和凝血功能的恢复,可有效应用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
对于咖啡酸片是否可应用于肿瘤化疗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目前无法明确其将免疫功能提升到什么程度,仍待继续研究证实。
丁香园:研究表明,咖啡酸片可应用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CIT,两位教授如何看待咖啡酸片未来的应用前景?
马教授:目前,咖啡酸片在成人ITP的治疗中已经体现了很好的安全性,接下来,我们要深入开展咖啡酸片儿童在CIT和ITP中的研究。虽然咖啡酸片对ITP和CIT都可以应用,但是其对于儿童肿瘤患者的治疗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沈教授:马教授从一个角度,即今后如何使全国的患者、医生认识到咖啡酸片是有益的,需要通过临床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但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媒体,客观的将疾病相关知识传递给大家,医生和媒体共同努力,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
总结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性反应,有可能导致降低化疗药物剂量或延迟化疗时间,甚至终止化疗,由此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期待不久的将来针对咖啡酸片治疗CIT,还会发表更新的、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为中国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