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撒马尔罕的金桃》给的引子,远没有郁金香番红花那么混乱。
这本书就是宝藏目录啊。
唐代还有一种重要的进口香料是丁香。看到这个名字我用了0.5秒判断,这并不是北京春天常见的、开紫色小花的植物紫丁香,而是英国各大超市均有售卖的丁香。
丁香又名鸡舌香,是桃金娘科浦桃属的一种植物。《齐民要术》中记载“鸡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也就是说丁香就是长得像钉子且香,顾名思义叫作丁香。这里有一个混乱的地方在于,这里所述的香料丁香,是由这种植物的花蕾晒干制得,又被称为公丁香;还有一种被称为母丁香的香料,是这种植物的果实,呈椭圆形。母丁香我在超市就没见过了,以下讨论的香料丁香皆为公丁香。
丁香(鸡舌香)有很多典故都是围绕着它作为香料的一个略为特别的用途:口香糖(当然,其实并不是糖)。
还是《齐民要术》:《日华子》云‘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
两个重点:鸡舌香可以治口气,特别是在跟皇上汇报工作的时候,可以着重使用。
作为一个对内容负责的离退休科普博主,经过了无关轻重的考虑之后,我决定以身做法,亲自(kou)尝试一下丁香(鸡舌香)的口气清新功能。
我不得不说,在做法之前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且对效果充满了怀疑,因为我烧肉的时候也放过丁香,这个东西一小粒,味道重得很,一锅肉扔超过五颗就会充满浓郁的药膳气息。之前在朋友家吃了俄罗斯阿姨炮制的烤羊腿,阿姨在羊腿上平均每平方五厘米划一个十字,然后往里戳一个丁香,成功地封印了羊肉的膻味。你说这个东西与烧肉如此的密不可分,含在嘴里能好使吗?毕竟有谁拿口香糖烧肉的吗?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两颗丁香含在嘴里并没有让人感觉嚼着两口大肉,味道其实还算宜人,有一点像是不凉的薄荷味。
为了继续验证丁香的作用,我特意采访了厨房里的一位路人:
“这位先生你好,请问您觉得我有口吐芬芳吗?”
可惜受访对象拒绝评论。为了避免受访对象对我口吐芬芳,本次实验只能到此结束。
结论就是,丁香含着嘴里在味道上的确可以接受。但是,真的像小钉子一样的丁香放嘴里实在太扎了。
所以,在这里我强烈推荐需要长期跟皇上汇报工作的各位朋友,可以考虑把之碾成粉搓成球,再搁到嘴里。
丁香的功效介绍完了,我们再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