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由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
那年盛夏,由于天气炎热异常,长沙的集市上人员稀少,没有了往日的繁华。*辣的太阳高高的悬挂在头顶,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集市边的一棵大樟树下有个瓜果摊,摊主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此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凡过往的行人有口渴者,老人都会免费提供凉茶解渴。这天,由于天气非常炎热,老人早上挑来两桶凉茶,不到晌午就全都喝完了。
中午时分,瓜果摊前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女子,怀中抱着一幼儿。由于饥荒,该女子面*肌瘦,怀中的幼儿更是瘦弱,胸前肋骨根根可见。女子看着眼前满摊的瓜果,加上饥肠辘辘,忍不住拿了一个甜瓜,但是想到身无分文,便又放下了。怀中幼儿,更是由于饥饿,哇哇直哭。
看到此景,老人心生怜悯之心,便拿了一个甜瓜塞到这名女子手中。
女子怯怯地低声说到:“老伯,小女子身无分文,没有钱给您。”
老人说:“吃吧,这个送给你,别饿着了小孩,不够再拿。”听到这,女子便不再推倭,她将那个甜瓜在身上擦了擦便分成两半,将多的那半给了怀中的小孩,自己狼吞虎咽的将带有瓜蒂的那半个甜瓜全部吃了下去。约莫过了半炷香的功夫,这名女子便感到肚子疼痛,呕吐起来,不仅将先前吃的那半个甜瓜全吐了出来,最后连胆汁都吐了出来。
这下可不得了,一下子围了很多人过来,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是老人下了*。有人趁此报了官,官差来了后将摊主与这名女子和小孩全都带到了衙门。太守大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医圣”张仲景,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自从当上长沙太守后,他规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治病问疾。在询问了事情的缘由后,他也感到很是迷茫,心里暗暗思量:“这名女子和她的小孩吃的是同一个甜瓜,为何两人吃下后的反应会如此大呢?”因此他断定摊主定不会下*,在详细询问了这名妇女后,他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这名女子连瓜蒂一起吃了下去,于是他便恍然大悟。
随即,对着堂下的百姓说到:“乡亲们,此案已明,摊主确实没有下*。至于本案中这名女子为何在吃了甜瓜后会出现呕吐的症状,完全是由于她误吃了甜瓜蒂所致。古籍中已有记载,甜瓜蒂能涌吐痰食,因此本官宣布摊主无罪,当堂释放。”
这时堂下有人问道:“大人,既然您说是误吃甜瓜蒂所致,那该女子现在还呕吐不停,该如何医治呢?”
张仲景说到:“这个简单。”
张仲景对身旁的衙役说:“你速去熬碗姜汤来。”
不一会工夫,衙役便端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来,张仲景在喂给这名女子喝下后,不出半炷香的时间,这名女子便不再呕吐,肚子也不痛了。周围的百姓看到太守大人断案如神以及精湛的医术,对他更是佩服和敬仰。
瓜蒂
甜瓜蒂,瓜丁,苦丁香,甜瓜把,香瓜蒂,南瓜蒂,
苦,寒,有*。归脾、胃经。
涌吐痰食,祛湿退*。
1.涌吐痰食:用于风痰、宿食停滞及食物中*诸证。本品味苦涌泄,能催吐其壅塞之痰,或未化之食,或误食之*物。凡宿食停滞胃脘,胸脘痞硬,气逆上冲者,或误食*物不久,尚停留于胃者,皆可单用本品取吐,或与赤小豆为散,用香豉煎汁和服,共奏酸苦涌吐之效,如瓜蒂散(《伤寒论》);若风痰内扰,上蒙清窍,发为癫痫,发狂欲走者,或痰涎涌喉,喉痹喘息者,亦可单用本品为末取吐。
2.祛湿退*:用于,湿热*疸。本品能祛湿退*,用于湿热*疸,多单用本品研末吹鼻,令鼻中*水出而达祛湿退*之效。如《千金翼方》以本品为细末,纳鼻中,治疗*疸目*不除;本品也可内服,如《金匮要略》以一味瓜蒂锉末,水煎去渣顿服,治疗诸*。
煎服,1.5-4.5克;散剂0.6-1.5克;粉剂搐鼻0.03克,待鼻中流出*水即停药。瓜蒂性寒味极苦,能损胃伤脾,凡脾胃虚弱诸失血患者忌用;孕妇及心脏病患者亦禁服。
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果柄。6-7月间采摘尚未成熟的果实,切取果蒂,阴干,生用或炒*用。
1.《神农本草经》:”瓜蒂,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生平泽。”
2.《本草纲目》:”瓜蒂,乃阳明经除湿热之药,故能引去胸腔痰涎,头目湿气,皮肤水气,*疸湿热诸证。凡胃弱人及病后、产后用吐药,皆宜加慎,何独瓜蒂为然。”
3.《本草正》:”甜瓜蒂,能升能降,其升则吐,善涌湿热顽痰积饮,去风热头痛、癫痫、喉痹、头目眩晕、胸膈胀满,并诸恶*在上焦者,皆可除之。其降则泻,善逐水湿痰饮,消浮肿水臌,杀蛊*、虫*,凡积聚在下焦者,皆能下之。盖其性峻而急,不从上出,即从下出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