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杨柳絮轻飘漫舞,曾诱发多少才子灵感,触动多少佳人心扉。
东晋谢安侄女谢道辒“未若柳絮因风起”拟雪一句博得咏絮才女;
苏轼“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桃”,活脱一美人;
当代武建东咏絮一首也颇有新意:
离枝而去总纷纷,
扑帽粘裳若有*。
到地还飞频作雪,
凭空又落不留痕。
然而如今春夏每年杨柳絮漫天飞舞,杨柳虽然轻柔也恐怕上不了重霄九。而杨柳絮,却是钻天潜地,无孔不入。
侵入鼻孔、嘴巴,甚至眼睛,引起打喷嚏、咳嗽、瘙痒、气喘,诱发过敏;
阻碍开车视线,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甚至造成熄火;
也会钻入空调影响空调运行及空气质量;
有的穿越纱窗,登堂入室,游游飘飘;
有的绣结在纱窗,刺毛圪煞难看不说,堵塞通风,亦极难清理;
室外院内更飘忽不定,时而随风旋聚犄角圪落,极易着火。
凡此种种,煞是烦人。
经调查核实产生杨柳絮的树种并不多,就毛白杨和垂柳。本文提到杨柳树,一般就指毛白杨和垂柳。
一、杨柳树,杨柳絮
雁北地区还有大量杨柳树,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栽植的毛白杨树和垂柳,属速生林,当年对尽快防风、固沙、绿化起过很大作用。到如今老态龙钟了,树杆臃粗高大,不少树根处比石碾子还粗,好些已蛀空或噘出大圪蛋。垂柳生长更快,树冠大,每有春秋起狂风吹落残枝,伤人毁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引栽*杨及馒头柳,不产生絮,近二十年来,大量栽植本地原来就有的无絮树种,如槐树、漆树、枫树、丁香。大量引进栾树、白蜡、栎树等优良树木,使绿地树木结构发生变化。
尽管雁北地区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灰黑色”的主色调变成了绿色有彩,大同市年又跻身国家园林化城市。但是每到春夏杨柳絮肆意起舞,似有走强态势,犹如鼻涕越老越多,近些年来要求治理杨柳絮的呼声愈来愈高。
去年5月9日出现柳絮,三候(一候5天)后一场狂风疾雨,冲落柳树花絮满地,就不见柳絮纷飞了。
去年5月14日出现杨絮,数日后在一些老杨树上垂挂杨絮,一团一伙,如盛开的棉花。微风起,杨絮弥漫,树上、空中、地上到处都是。
前年是在5月6日发现柳絮。
观察近二十年,大同杨柳絮出现时间大体相同,不会超过一候,杨絮较柳絮出现晚约一候。
杨柳树都是雌雄异株,即分公母。每到清明前后,杨柳树在还没长出嫩叶之时,雄性和雌性杨柳树都会掏出像毛毛虫样的性器官,叫花序,即雌花序、雄花序。花序也可说成有许多小花(雌花、雄花)聚在一起组成像小谷穗穗状物,专业叫葇荑花序。
葇荑花序
雌雄杨柳树都会开花,但雌花较雄花晚一些,而且只有雌花会长出带絮的种子。雄花发育成熟即传粉,传粉后雄花序便逐渐萎蔫脱落,我们在树下看到像毛毛虫的就是跌落的雄花序。
雌花受精后,就是受精娃,生发成小果,果实里的种子包裹着绒毛,小果成熟裂开,绒毛张开便携带种子(受精娃)随风漫舞,这就是杨柳飞絮。
柳絮轻盈飘逸,可飞远飞高,但持续时间不长,约三候。杨絮较柳絮沉,飞出去的仅一部分,一般也飞不远,但存续时间很长,飞出部分呈递减,到八月还有。
在杨树上留存的杨絮不断累积,逐步拧成粗绳状长条,瓷实,偶遇暴风雨撕裂,有整块落地。
二、治理杨柳絮的探索
如何一劳永逸的解决杨柳飞絮的烦扰,进行了不少探索:
1、避孕:给母杨柳外敷“花序疏除剂”,不许结果,内服(注射)“抑花一号”,不许长花。
2、变性:砍掉上半截,嫁接公杨柳,让她们长成他们。
3、重男轻女:从今往后栽植公杨柳,不栽植母杨柳。
4、换用其它树种。
人们治理杨柳飞絮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但碍于杨柳树木太多、工作量巨大,或操作危险,或担心激素过量引发生态灾患,第1、2条,实施很有限,基本没效果。通常杨柳树树苗公母极难辨认,第三条也不现实。换用其他树种这个方法,近二十年来做了很大尝试和努力,并且取得空前效果。
但是当年栽植的大量老杨柳树还在,或处于产絮高峰时期,如何应对,尚还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
既然无法立竿见影的解决飞絮问题,也有人研究回收利用。杨柳絮纤维具有中空结构,对油脂有良好吸附性,有可能制成吸油毡,用来处理海洋泄露事故。还可炭化成碳纳米管,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且有大得出奇的表面积,可做成电子设备中的特色电容。但是杨柳絮如风“善行而数变”,大量收集几乎没有可能。
三、事出突然,今年竟然没有杨柳絮
然而今年却没有见到一丝杨柳飞絮,问忻州太原集宁呼市等雁北周遭朋友,都啊呀咋没有?人们在享受难得的春光杨柳万千条而欣喜之余,时有疑惑,今年为啥无飞絮,说起来,多啧啧称奇。
究其原因大多认为清明时节突如其来一场倒春寒暴雪寒冻有关。
4月5日是清明,清明前几日温度突增,4月2日,高温窜到28度,低温也6度,许多单衣短袖年轻人在室外观赏盛开的桃花,放飞青春活力。
当时杨柳树刚掏出毛毛虫穗穗,4月4日,突降暴雪,气温骤降20余度,持续低温一周,4月7日低温降到零下12度。
估计杨柳树传粉受精日正赶暴雪寒冻,搅了良宵,惊了美梦,未受成精,没生成受精娃,自然就不会有杨柳飞絮。
然而果农们可惨了,后续观察果树挂果情况,杏树、李树、核桃树几乎找不到,受害最为严重,桃树、梨树、苹果树、海棠树远也少于往年,仅枣树、山楂等少数如常。
今年无飞絮,天真蓝,花真艳,都在赞叹大自然造化天威,大自然之*斧神工。
古代历来敬天畏地,顺时应候,不敢有违天意,恐遭天谴。
小时候老瞅端哪有吃的,等不及瓜果熟,就到处找歪瓜裂枣,歪瓜裂枣虽然貌丑又小,却早熟还更甜。
其实歪瓜裂枣就是幼小受到伤害的瓜果。大自然赋予植物培育后代是圣神的第一要务,当过早受到伤害,就会提前集中精力拼命完成这一要务,而不会顾及颜面。
今年歪瓜裂枣定然不会少,但没人稀罕了。
四、深层次探究
1、古人很讲究“慎于始”,绝不敢随意为天下先,对“始作俑者"孔子咒为"无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及后,植树造林成大趋势,在雁北及三北几乎“清一色”齐刷刷栽植了大量杨柳树。固然当时经济有些拮据,栽植杨柳树比较便宜方便,但绝不是没有其他选择,当时就有不少人提出疑议,还有人祷告,还有人哀呼,然而终将被轰轰烈烈的运动大潮裹挟淹没。
几十年来,许多干旱丘陵地带的小老头杨和大片病虫害,彰显荒凉。到处漫天飞舞的杨柳絮,徒增烦躁,剪不断,理还乱。面对到处泛滥的塑料袋,十年前国家就出台限塑令,有什么效果?不仅在飞絮季与絮共舞,而全年全方位还在唱红。
2、辛亏今年清明暴雪寒冻,可盼来无絮清净,虽然使果农受到损失,令人痛心不已。今年不结果,恰是大自然使果树和土地得以一年休整休养,滋蓄果树更健壮,涵养土地更保墒,得以长久厚德载物。
近几十年来以改良为名,大量创造栽植速生林速生果树,如速生鸡速生猪一样,都是对天地的大不敬。岂不知,速生就会速死,早熟就会早衰。
树木本身不是短寿的,我们在人迹罕至的僻壤,不时会见到千年果树,数百年的杨柳老粗树。大同电校有株垂柳,根径超过1.1米,树冠遮天蔽日。吉县柏东村有株毛白杨,根径达3.1米,可谓山西毛白杨之王。
杨柳絮烦,真烦,可是傲慢自然、随意拍板和独断专行,则是烦恼灾祸不竭的源泉。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高立成、亢首名、王卫斌先生颇多助力,深表谢忱。
年6月写于大同
作者简介
刘俊喜,定襄人,企业高级培训师,久居大同。
曾在《山西工人报》《山西民间文学》《大同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
喜欢楹联、诗赋创作,热心传统文化、天空星辰探究,时有物外之趣。
编辑丨虫子
来源:《北国风光》
广告,像未知世界的暗语。点开看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