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时节,多雨多湿,天地之气相交,酷热当空,湿气上蒸,气温交叉变化,放晴时暴热,下雨时阴凉,因此暑湿最易袭人。暑必挟湿,湿为重浊之邪,过重的湿气会损伤脾胃功能,出现“湿邪伤脾、湿邪困脾”等情况。
这里的“湿”是中医的理论。中医认为致病的邪气有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在这“六淫邪气”中,湿邪最为难除,且最易到处流窜,可以停留在人体的任何部位,所以湿邪致病复杂、缠绵、难治。
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极易加重体内湿气;思虑过重,也会损伤脾胃运化。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根本,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湿邪困阻中土脾胃,人就容易出现头昏体重、身倦乏力、腹胀腕闷、胸闷烦躁、纳呆恶心、或大便溏泻、舌苔厚腻、口淡无味等诸多不适症状。
古人认为,保健养生必须从“性”、“命”两方面入手,而香恰恰就有“养性”的作用。因此中医药学将香视为养生养性之“药”,形成了“香药同源”的传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详细阐述了芳香药与“醒脾”的关系,认为"土爱暖喜芳香",以芳香药醒脾乃应其所喜,“甘松芳香,甚开脾郁,少加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幽梦续影》所记载的“花医肝”“香医脾”“泉医肺”是将大自然的花草山水,比拟为治病的灵丹妙药。脾,喜燥恶湿,喜暖爱芳香,能运化水湿,脾阳振奋。古人说:“香辛平而燥”这正是“香医脾”的真谛所在。我们闻到芳香气味时,会感觉整个身心舒畅,这就是脾气畅达运流到四肢的体现。
香之为用,无时无刻,息息相关并非大家感到的那么陌生遥远,那么清贵而奢侈。
合真药香就是根据节气变化,身体的变化,用最温暖、直接的香气,在无形中以简单又享受的方式调理身体。
健脾降脂香,由丁香、小茴香、砂仁组方,香郁清正,绵长悠远,健脾助消化,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