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楠楠
源自
杨楠家(ID:yangnanjia)
视频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时节
从小就听人说“上方山有三宝,香椿、*精和拐枣”。虽然土生土长,但我却不知道*精和拐枣是什么,甚至很小的时候暗自以为*精是藏在山里的妖怪(一定是西游记看多了)。
倒是这香椿,一年年、一代代的守护着山里人,上至八十老叟,下至八岁孩童,无不对这“奇特而浓郁的异香”有着别样的情愫。
历经千年,它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口腹之欲的境界,成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另一种诠释,更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
老人讲上方山的香椿自古就是给宫里进贡的,《庄子·逍遥游》中以“上古有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喻之长寿;清代《上方志》描述“椿乃上方古物,四月采腌为小菜,甚美。城中人每争送之。”
借〈四海漫游〉里主持人的说辞:“这上方山的香椿起码在明清时期就是知名品牌了。”
到了近几年,随着舌尖二的播出,上方山的香椿火了。随后便有人搞起了“万亩香椿园”和“香椿交易中心”,采用冷藏、腌制的方式保存,倒是也能让大部分时间来的游客都尝到了。
有些事情说不上好与坏,只能说儿时的记忆、质朴的感情被掺杂了商业的味道。
我们无力阻止时代带来的变化,只好珍惜当下;注重食材本身,保持其本味、天然的属性,就成了我们对自然最好的回馈。
镜头所处位置便是太湖山,现如今上方山景区里的一草一木均受国家保护,香椿亦不可采食。
要说最好的香椿,其实就在这太湖山上,我们本地人叫“太后”(hou轻声)。因为山上交通不便,所以原来的住户要么搬到山下,要么在外置业,只有少数老人选择留守。也因为温差大、日照充足,山上的其他作物,比如小米也是倍受青睐的。
如此独特的食材,最受欢迎的做法便是炸香椿鱼儿,入口外酥里嫩,香味浓郁。
用来拌豆腐、做面条码儿都可以更好的保持香椿的本味。这味道更像种声音,一直潜在人们的心里,绵绵的诉说着过往和未来。
香椿摊鸡蛋是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做法;另外节气末的时候老妈还会一次性多腌一些,一层层的嫩芽码好撒上盐,腌出一半左右的水分便可以放冰箱了。配着老妈的烙饼和白米粥,这就是完美的早餐!
海涛初次来我家时,和众多城里孩子一样,他诧异于这儿的香椿不但味道更好,而且超市里卖的已过了时节,山里的才刚刚发芽。
昨儿个我们回家,老爸四处搜罗了些嫩芽炸一盘香椿鱼儿;早上老妈又用刚捡的雁鸭蛋炒了剩下的香椿碎。
再过两天他挚爱的花椒芽儿下来,就又该三天两头的想回房山了。
你呢,想不想来楠楠家尝尝这“奇特浓郁的异香”?
别着急,耐住性子等我晚些时候传一份周围的景区攻略给大家。楠楠家不仅有美味,更有一路的好风景。
看过攻略,酝酿好情绪就准备出门吧!
来杨楠家,走走看看,就当自己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