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在日记里伤心地写到:
“我的爸爸说很爱我,但是跟手机比起来,我的爸爸好像更爱手机,跟我的分数比起来,他更关心我的分数。我的妈妈说爱我。但是每天都会催我,朝着我吼叫。虽然她每次都会跟我道歉,我也原谅了她,但我还是很伤心,只是没有跟她说出来,我常常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哭。我真的好怀念那个带着我爬山,骑自行车载我的爸爸,还有紧紧拥抱我,对着我微笑的妈妈。”
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有同样的问题,只是我们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常常就用上了放大镜。孩子一旦出现不符合我们的期待的行为,我们就很容易生气、伤心、失望。甚至让自己长期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形成了跟孩子相处的一种不良方式。为什么不能让家中多点欢声笑语,而是指责和抱怨呢?
很多父母,习惯当着孩子的面倒苦水,希望孩子能懂事一些。跟孩子说挣钱是多么的辛苦,所以要节约。甚至把自己在婚姻里受到的气,跟孩子倾诉。如果妈妈这样做,跟孩子抱怨老公挣钱不如别人多,或者抱怨说爸爸不管家里的事,整日在外边混。
这样的抱怨其实没有任何的意义,孩子根本无力改变任何东西。反而只会让孩子更疏远自己的父亲。
假如爸爸跟孩子抱怨自己的妻子不管孩子,也没把心思放在家里,这样的抱怨,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哪有孩子不爱自己妈妈,希望自己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呢?
真是谁也没有资格,在孩子心里种下灰色的种子。这些成人世界里的纷争,就在自己的世界里消化掉。
父母的不良情绪影响孩子一生
可以跟自己的朋友倾诉,但是别把这样的情绪炸弹丢给孩子。因为你无法估计会在孩子的内心炸出什么样的窟窿。如果家里有一个暴躁易怒、爱抱怨的父母,那孩子肯定不会快乐。孩子们只会想着尽快逃离这个冷冰冰的家庭。哪怕最终成年后,组建了自己的小家,还是会带着很多原生家庭的印记,遗传给下一代便成了恶性循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