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今天,我们一起邂逅鲁迅博物馆吧
TUhjnbcbe - 2025/8/3 19:00:00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京城聚宝,处处珍藏。今天,我们一起邂逅鲁迅博物馆吧!

对于鲁迅的情感,我是非常复杂的。上中学时,读他的小说,看他的文章,喜欢他那犹如投枪匕首般的杂文,敬佩他对当时社会黑暗愚昧永不懈怠的那股斗争精神。

也许是时代变迁,或者是不知道的什么原因,各地语文课本删除了一些鲁迅经典文章,先生的辛辣讽刺和激愤呐喊渐行渐远,好像旧年华的声音,入不了新时代的视听,鲁迅先生仿佛成为遥远历史的一缕绝响。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主要由一个塑像广场、一个陈列馆和一所鲁迅旧居组成。网上免费预约,刷身份证即可进入。

那天,静立在先生白玉石塑像前很久,才走进汇集九万件藏品的陈列馆内,在上下两层的展厅中,浏览了先生五十五载岁月中的八个人生阶段。可以说,过去我只是通过书本和文章了解到先生的精神。而这次,则是通过他遗留的各种物件重新认识先生和他所处的时代,感悟颇深。

清官难断家务事,鲁迅先生也是如此,这也是这处宅子的由来。年8月因与弟弟周作人失和,被迫迁出八道湾,先租房后借钱买下了宫门口西三条21号六间旧房,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里。

有网友会疑问,六间旧房哪里旧了?由于房子太破无法居住,鲁迅又亲手操办了这所房子的改建工程。从年10月30日确定购买此房,到年5月修建完成,鲁迅整整忙了大半年。从房屋设计到拟订《做法清单》,从请瓦工、木工、油漆工,到“看卸灰”,“买玻璃”都是自己经手办的。这一方面是为了保住房屋的质量,同时更主要的是为了节省开支。当年鲁迅为修建此房所欠的款,直到年8月收到厦门大学付给的薪金后才还清。

他与弟弟周作人失和,与原配夫人朱安疏离,都在客居北京的十四年间留下了痕迹。他所担任的公职和兼任的教职,有时也需仰仗别人提携,有时还要受制于人。

原来,先生并非时时斗士、处处英雄,他也有作为个人的“小”,也有家庭的烦心事,还有一些紧张的人际关系。

进入博物馆内的鲁迅旧居,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的富裕。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一个来北京谋生的外乡人,竟然有能力购买一套四合院。灰墙红屋的四合院中,有南房三间,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北屋后还连着一个供先生坐卧起居和写作的小房子——“老虎尾巴”;前面天井有院落,北房背后有花园。鲁迅的收入除了供自己、母亲和原配夫人生活外,竟然还雇得起女工和车夫,真真令人刮目相看。天井内鲁迅亲手种植的两棵丁香树在阳光下摇曳着岁月留香的枝叶……立在树下,仿佛能体验到先生当年默步思量和临窗奋笔的那一腔激情。在这所静谧雅致的院子里,鲁迅聚精会神地完成了他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野草》等文集,还有《彷徨》、《坟》和《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漫步鲁迅博物馆,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脑际挥之不去。那就是,为什么已经过上了富裕日子的鲁迅,还要口诛笔伐,与使他富裕的那个社会过不去呢?

鲁迅的收入,一直远高于普通老百姓,绝不属于一无所有的无产者或“逼上梁山”的革命派。他过着上层社会的日子却又不断为底层民众的利益和民族崛起而奔走呼号。这让我想起了清朝末期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大革命时期的“农民王”彭湃,他们都是富户豪门的一份子,却毅然舍弃荣华富贵,坚定地走进革命阵营,并成为这个阵营的领袖和旗手。鲁迅与他们也有着同样的共识吧!他们的眼光放得长远,知道不图中国社会根基的优良,便没有持恒的幸福可享;不改变人吃人的社会状态,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被黑暗吃掉。

一声炸雷,如梦方醒。鲁迅博物馆一遭走下来,令我感到了当今世象下的所失所缺。盛世繁荣的后续,往往接连着它的对立面,而由盛转衰的过程,都是点滴累积、逐渐加剧的。每一个繁荣的至高处,都可能是衰退的转折点,而要保持盛世的久恒,杜绝衰竭出现,就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的苗头、倒退的因素和前行的障碍,并且有人能站出来大声疾呼。

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精神并未过时,而且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堪大用。不只是江河日下的关口需要激愤呐喊,世道鼎盛时刻更需要警醒的呼唤。如此想来,我们还应该保持一颗惊醒的心,不让先生的著作蒙尘,不让先生的精神掩埋在时代发展中。

这一次鲁迅博物馆之旅,让我对先生的精神有了新的看法,让我对如何看待鲁迅的精神财富也有了新的感悟。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我们一起邂逅鲁迅博物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