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通过人工智能修复了一张16岁林徽因的老照片。
乍一看,这张经过技术复原的照片相当漂亮。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仔细观察后发现,这画风不对啊,气质尽失,俗红了脸,与真实的林徽因相去甚远。
宠君也有一个疑问,我们认识真正的林徽因吗?
如今,提起民国女神,很多人只能联想到她的美貌和绯闻,甚至给她贴上了绿茶的标签。我们可能听说过,作家冰心为她写文章争风吃醋,诗人徐志摩为她遭遇空难,哲学家金岳霖为她终身未娶。
林徽因旧照摄于年,16岁的林徽因随仕途失意的父亲林长民赴欧洲考察。
欧洲之行前夕,林长民写信告诉女儿此行的目的:我带你一起走,一是想让你多看看各国的东西,增长见识;二是想让你多亲近我,了解我的胸怀;三是需要你暂时离开家庭生活,开阔视野,培养未来改善社会的见识和能力。
美丽聪慧的林徽因在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校接受新式教育后,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父亲的信,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伦敦的雨季阴郁而漫长,年11月,一位诗人走进了林徽因的生活,他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拜访林徽因,起初只认父亲。他称赞林长民相貌奇特,说话风格奇特,充满警句和幽默趣味,对生活的犀利而理性的解剖和采摘,使他成为一位值得深交的学者。
两位文人雅士在互相介绍为知己后无话不谈,交流方式也很奇葩,玩起了情书游戏。徐志摩扮演的是有夫之妇,林长民扮演的是有妇之夫,假设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下谈恋爱,通过书信互相倾诉。
后来,在林长民去世后,徐志摩发表了他们的一封信,题为《一封情书》。
看着这些信,我看不出徐志摩是在和林长民谈爱情,还是想泡林徽因。
随着与林长民交往的深入,徐志摩逐渐被林徽因所吸引,爱上了这个16岁的少女。
林徽因(右一)年就读于北京培华女中。
然而,当时的徐志摩已是有妇之夫。后人认为,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不顾妻子张幼仪怀孕,一再要求与她离婚。
这一观点源于张幼仪自己的口述。在张幼仪的主观印象中,徐志摩离婚是为了担心得到林徽因。
据张幼仪回忆,徐志摩提出离婚时,她不同意:你有父母,我也有父母,如果可以,让我等我父母批准这件事。
徐志摩却不耐烦地摇着头说:不,不,你知道,我没有时间等了,你现在必须签字,林徽因……林徽因要回国了,我现在必须离婚。
年3月,徐志摩如愿与张幼仪离婚。此前一个月,张幼仪刚刚生下徐志摩的第二个儿子彼得。这次离婚明明是徐志摩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却被他看作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徐志摩深爱林徽因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当时不谙世事的林徽因是否对徐伯伯有好感,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此前,林徽因曾通过父亲的信婉拒了他的追求。在林长民写给徐志摩的一封信中,他亲自帮女儿解围:第一步情之浓,令人感动,辉也怕他不知答什么,丝毫不笑,欲误会第一步。
年秋,当徐志摩还在为离婚挣扎时,林长民出国留学,林徽因随父亲回国,并很快与梁思成相爱,徐志摩再无机会。
年5月,梁思成骑摩托车时发生车祸,左腿严重骨折,卧床休养数月。
那个暑假,林徽因几乎是在未婚夫梁思成的病房里度过的,感情迅速升温。
每次来访,林徽因都给梁思成带来当天的报纸和他最喜欢的画册。当时她正打算把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翻译成中文,梁思成逐句讨论。因为天气太热,有时梁思成只穿一件背心,林徽因也不会因为衣冠不整而躲避。
梁思成的母亲、梁启超的夫人李蕙仙思想比较保守,看到两个年轻人如此亲热,不禁皱起了眉头。但梁启超却不这么认为,看到孩子们很有感情,很欣慰。
后来,林徽因冷静地分析了徐志摩对她的爱:徐志摩当时爱的不是真正的我,而是林徽因以诗人的浪漫情怀想象出来的,但事实上,我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我。
她也曾评价徐志摩是那种可以幸福地穿着粉红色绣花鞋的女人。
不是所有的萝莉都爱大叔,在对待感情上,年轻的林徽因也许比徐志摩更成熟,早已看出这个天才的花心。
离婚后,徐志摩也没有辜负林徽因的评价,后来一度与凌叔华、陆小曼两位才女同时交往,留下了不少风流韵事。
年,泰戈尔访问中国,由林徽因、徐志摩等人陪同翻译。
然而,关于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八卦也未能幸免,年徐志摩去世后,关于他们的八卦达到了高潮。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传记常常写到,年11月19日,徐志摩从上海飞到北京,当晚参加林徽因的建筑讲座。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陆小曼吸食鸦片成瘾,徐志摩经济拮据,只能拼命挣钱养活妻子,只为赶飞机去北大讲课。
飞机在山东坠毁,据说当时梁思成正好在当地视察,听到消息后,及时赶到现场,捡起一块飞机碎片交给林徽因。
林徽因把这个片段挂在卧室的墙上,珍藏了一辈子,相当浪漫,情节之感人超过当今大多数国产剧。
但这一说法至今没有实物证明,也没有人向到过梁林夫妇卧室的亲友提及。
事实上,徐志摩去世后,第一个出现在空难现场的并不是梁思成,而是他和林徽因共同的朋友沈从文。只是因为沈从文在北漂最困难的时候,得到过徐志摩的很多帮助,所以才第一时间从青岛赶到现场。
因此,我最想知道的是,传记作家是如何接触到这些八卦的。
林徽因的家人也对这些丑闻深恶痛绝。
一直喜欢在各个领域客串的高晓松曾在节目中表示,自己一直想拍《林徽因传》。但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告诉他,只要徐志摩出现,就不允许拍摄,我母亲和徐志摩没有任何关系。
高晓松一听,讲林徽因的故事,徐志摩没有,那还怎么拍,于是就没拍。
对林徽因来说,欧洲之行最珍贵的收获不是徐志摩的爱情,而是她学习建筑的梦想。
林徽因随父亲在欧洲期间,游历了英国、法国、瑞士、德国、比利时,对西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深深着迷。
在伦敦期间,林徽因考入了圣。玛丽的学院,她的房东是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经常帮她画画,渐渐爱上了建筑,也了解到建筑在西方不是简单的建筑,而是集艺术、工程技术、人文思想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林徽因的终身好友、汉学家费慰梅说:她有一个学习建筑的梦想,想带着一些西方古典建筑思想回国,她认为中国需要一种好的建筑理论,可以让建筑不朽几百年。
这才是真正的林徽因,她没有忘记父亲在欧洲前夕的教诲。一个16岁的女孩,从那一刻起就萌发了成为一名女建筑师的愿望。
事实上,梁思成对建筑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林徽因的影响。翻译家卞之琳曾说:表面上看,林徽因主要是梁思成的有效合作者,但实际上他是灵感的源泉。
梁思成和林徽因订婚后,梁启超希望两人在结婚前完成学业,并亲自为宋代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一书题字,送给两位年轻人。
这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书,寄托了梁启超对他们的期望。从此,梁林二人都把研究中国古建筑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年,梁思成、林徽因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
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只招收男生。学校要求宾大建筑系的学生必须通过人体素描课程,女生不得进入人体素描教室,相当于将女生拒之门外。
当年是林徽因拉着梁思成一起学建筑,现在学不会,自然不服气。
外表秀气的林徽因内心却比别人更坚强。为了取得建筑学学位,林徽因必须先在美术系注册,同时修读建筑学课程。
两年后,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天赋,林徽因终于打破宾大的常规,成功转入建筑系,并被学校聘为设计指导老师。
当时,据宾大的青年讲师、日后的著名建筑师哈贝森评价,林徽因的建筑绘图工作简直无可挑剔。
在宾大求学期间,林徽因积累了艺术和建筑领域的学术基础。从宾大毕业后,林徽因到耶鲁大学学习了半年的舞台美术设计,成为第一个从西方学习舞台美术的中国学生。
在此期间,林徽因深刻意识到保护中国古建筑、建立中国系统建筑学理论的重要性,她说:
我要带回一个真正的信息给人们,关于东西方的融合。永远不要取代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学习所有艺术的基本原理,只是用它们来设计一些明显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年,林徽因以优异的成绩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留下的点滴史料中,不难看出一位铁杆女学者的学术生涯。
林徽因对这些经历从不放在心上,也从不夸耀,所以总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传记作者自动忽略。
年3月21日,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从此两人成为中国建筑界最令人敬佩的一对神仙眷侣。
这一天,是宋代《营造法式》作者李诫的题字日期。这对夫妇为了纪念这位建筑师而选择在这个日子结婚,后来他们给儿子取名为梁从诫。
当年8月,梁、林二人回国,受聘于东北大学,梁思成任建筑系主任,林徽因任教授。他们是新成立的建筑系第一批上任的教师。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了。为什么是我?
这是一个很长的答案,林徽因说。我会用我的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你准备好听我说了吗?
年,林徽因被诊断为肺病,不得不离开沈阳,回到北平疗养。
在北平期间,他不得不提到冰心和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案。
年9月,冰心发表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虚构了一个举办沙龙聚会的交际花形象,充满了隐喻和讽刺,读者可以感受到沙龙女主人名媛们的浓郁气息,尤其是小说中太太和诗人的暧昧关系,多少隐含了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意味。
冰心和林蕙都是福州人,都是北平有名的才女,喜欢办沙龙。他们的丈夫吴文藻和梁思成是清华大学的校友。难免被时人拿来比较,被小报添油加醋之后,成为死对头。
据说冰心小说出版时,林徽因刚从山西考察回来,得知冰心写了一篇讽刺自己的文章,就送了冰心一坛山西醋,意思是你分明是在吃我的醋。
冰心晚年在接受采访时就表态,她声称小说中影射了陆小曼的事实。
小说中,客厅里摆满了照片,这是陆小曼的风格,而她在人们眼中一直被视为海上交际花,但读者往往会因为数字而捕风捉影、对号入座,这如果是做高考语文阅读题,是要扣分的。
晚年的冰心澄清了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绯闻。
谈到费正清的《徐志摩在英国如何追求林徽因》一书,冰心说:林徽因认识徐志摩的时候,她才16岁,徐比她大十岁,他是有妇之夫,像林徽因这样的女士,绝不会为了自己而让他离婚。
由此可见,冰心与同乡才女林徽因的关系,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另一个重要细节是,《我们太太的客厅》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负责编辑的不是别人,正是上任不久的沈从文。
沈从文是林徽因的朋友,如果冰心有意讽刺林徽因,他也会一字不改地发表这篇文章,那岂不成了可塑的友谊?
《我们太太的客厅》这部小说后来被一些地摊文学引用,成了林徽因的有力抹黑武器,而当时有人对作者冰心形成了负面舆论,有人还真当她是醋。
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在四川李庄镇访问梁思成和林徽因,了解到林徽因在抗战期间长期患肺结核,生活贫困潦倒,病情加重,卧病在床。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傅斯年估计也听到了林徽因和冰心不和的传闻,所以在信中有意无意地调侃冰心,信中写道:思成对中国建筑的研究举世无双,他的妻子,今天的女学士,至少学在谢冰心之上。
如果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真的批评了林徽因,那就太不值得了。
在这部小说中,冰心用了多字来描述客厅的环境:这是一座西式的建筑,中西合璧的客厅,铺着欧式的地毯,长长的窗户和窗帘。
梁和林居住的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3号,是一座传统的两进式四合院,院内植有樱花树和丁香树,屋前有回廊和石阶,室内装修古朴典雅,与冰心妻子的客厅截然不同。
而且,据与梁、林同住在北总布胡同的邻居、哲学家金岳霖回忆,聚会主要在他的院子里举行: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从年到年夏天,我们住在北总布胡同。他们住在前院,也就是大院,我住在后院,也就是小院。前院和后院都是独门独院。年时,一些朋友每周六都要开会,会议就在我的小院里举行。因为我是单身,那时我吃的是豆瓣菜。除了一个人力车夫,还雇了一个西式厨师。星期六晚上的派对上的咖啡、冰淇淋和咖啡都是由我的厨师按照我的要求制作的。”
每周六下午,金岳霖举行茶会,梁思成、林徽因穿过两院之间的小门,平津的文人墨客、文艺界人士走进老金家的客厅。
在多个领域都有发言权的林徽因,自然是沙龙当之无愧的女主持人。
作为沙龙嘉宾的作家萧乾在看到林徽因的才华后感叹:徽因的健谈不是有夫之妇的八卦,而是常常见多识广、真知灼见、尖锐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样纯粹的学术批评没有人记仇。
在脍炙人口的《林徽因传》中,金岳霖常常被描述成一个痴情的男人,追求林徽因,甚至为了她的终身婚姻,典型的玛丽苏小说套路。
金岳霖(左一)、林徽因等友人。
既然人们喜欢看童话,有些人就会编童话。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老金是梁、林夫妻的好朋友,人也一向特立独行,虽然他从未结婚,却谈了不少女朋友。
金岳霖第一次在北平举行茶会,就有了同居的美国女友丽林·泰勒。后来,他和著名记者浦熙修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可谓全国皆知。
金岳霖也是个追求爱情追求才华的明白人,哪里是迷恋林徽因的备胎之一。
梁思成一家与金岳霖结下了一生的友谊,感情非常深厚。金岳霖没有子女,晚年与梁家生活在一起。梁从诫尊称他为金爸,送他安度晚年。
林徽因的情感经历在后世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