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如果到了30岁还没有成就,整个人生将浑浑噩噩下去。毕竟,30岁以后,人的精力会大大衰退,他们的激情也不再强烈,更不用说40岁了。虽然大多数富人发财都比较晚,但他们在40岁之前就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35岁的李嘉诚已经成为香港的“塑料之王”。只有树立信心,有足够的资本,他们才能更有信心转型。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年龄之分。也不分早成功和晚成功。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所谓的成功都是不一样的。这里的重点是区分我们所处的阶段和所处的时期。成功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毕竟,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先天资历、才能和气质,都使一些人在社会发展初期就适应了时代。而相对落后的人,成长过程和经历的不同,更容易成为厚积薄发的人。
因此,无论是年少有为还是大器晚成,讨论孰优孰劣都是片面的。如果你能在年轻的时候成名,那就利用时代的风口,再加上非凡的才华和努力实现自我完善。如果你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时间的磨砺和生命的底色,会让经历过许多沧桑的企业家精神更加坚强。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零售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而熟悉新零售和云计算的企业家也在迅速积累财富。尽管中国首富轮番换座,但仍有一定的行业变化。如今,中国首富往往是互联网企业家,占据着最高位置。然而,在实体经济主导的时代,传统零售商是王者。30年来,宗庆后白手起家打造了饮料产业的航空母舰娃哈哈。他在年、年和年三次获得福布斯中国首富头衔。他用自己的创业史告诉我们,有一种人生,叫做“大器晚成”!
宗庆后的祖上非常有名,不仅有宋朝的著名将领,还有军阀的财政大臣,堪称十分辉煌。不幸的是,在他父亲那一代衰落了。宗庆后小的时候,父亲长期找不到工作,家里只能靠母亲当老师谋生。因此,宗庆后很小的时候,就沿街卖爆米花和烤红薯。他的艰苦生活也帮助宗庆后养成了不怕困难的精神。长大后,宗庆后接手母亲的教学岗位,当上了推销员,可以说十分平庸了。多年来,宗庆后做了很多工作,但没有所成就。
虽然长期过着平凡甚至平庸的生活,但宗庆后始终怀有出人头地的梦想。他从不浪费时间。他把一本《毛泽东选集》作为精神食粮,反复地读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从未压垮过宗庆后,因为他相信,如果不放弃梦想,就会有希望。只要他有想法,开始就不会太晚。42岁那年,宗庆后借了14万元,承包了一家亏损多年的企业销售部。为了增加销量,宗庆后每天蹬三轮卖冰棍。
宗庆后的起跑显然比较低。经过两年的努力,宗庆后靠卖冰棒赚了第一桶金,于是他看到了扩大规模、创办娃哈哈食品厂的机会。随着娃哈哈的企业逐渐壮大,宗庆后的视野也开阔了。两年后,宗庆后拿出万元收购杭州罐头食品厂,这也成为娃哈哈集团的转折点。逐渐成为国内饮料巨头。如今,娃哈哈的资产规模已达亿元左右,销售额已超过亿元。不仅如此,娃哈哈还是纳税大户,年纳税额约亿元。
作为一个拥有百亿财富的企业家,宗庆后仍然非常节俭。据一些员工介绍,尽管宗庆后拥有千亿元的财富,但他每年在个人生活上的花费几乎不超过5万元。在衣、食、住、行方面,他从不讲究,穿的都是普通人穿的普通衣服,他最喜欢的食物是娃哈哈食堂的腌菜和豆腐。他出差从不住高档酒店,坐飞机只选择坐经济舱,高铁也只会选择二等座。宗庆后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积累下来的财富绝不会花掉。
作为一个有钱人,宗庆后没有雇佣保镖。在跑步时,宗庆后曾被陌生人袭击受伤。娃哈哈为他设置了专用电梯,但宗庆后感觉不适应,决定取消电梯。
如今,70多岁的宗庆后仍在第一线工作,是每天第一个到娃哈哈公司的人。在他看来,娃哈哈不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半生目标。然而,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宗庆后大力培养女儿宗馥莉接手商业帝国。作为富二代,宗馥莉自然有着更高的起点,属于年少成名的类型。然而,由于能够接触到的丰富资源,宗馥莉的商业能力明显高于普通人。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宗馥莉在娃哈哈的事业显然如鱼得水。
在宗庆后身上,人们读懂得一个时代。他31年的奋斗历程是改革开放后创业精神的缩影。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宗青后等老一辈的企业家从无到有,凭着简单的精力,勇于吃螃蟹,摸着石头过河,终于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贡献。激励着年轻人奋发进取,不断奋斗。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