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药膳温里类一一丁香小茴香 [复制链接]

1#

丁香

丁香别名公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主要分布于马来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广西也有栽培,通常在九月至次年三月,花蕾由绿转为鲜红时,采收晒干。本品存放时,应注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避免气味散失。

性味:其性温,味辛。

功能: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暖肾助阳。主治呃逆,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男子阳痿,女子宫寒。

成分:本品气味强烈芳香,味辛,富油性。花蕾中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丁香烯,乙酰基丁香油酚及少量其他成分。

适用人群:本品具有增强胃功能,促进胃液分泌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珠菌及白喉,我变形,大肠,伤寒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较好的驱虫作用,临床上还长单用或与其它药物合用来治疗胃痛,胃气上逆,喉间呃呃有声,恶心,呕吐,腹痛,肠鸣,腹泻,胃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妊娠呕吐,足癣和体癣等疾病。

注意事项: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用法用量:煎服一次,常用量1至3克。

应用:丁香含有丁香油酚等易挥发的成分,因此在药膳食疗烹制过程中,应在最后加入为宜,切不可过早使用,丁香是著名的添香剂,调味剂多用于卤菜类。

小茴香

小茴香别名小香,谷回香,谷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材主产于山西,甘肃,内蒙古,东北,四川,广西等地。通常在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性味:其性温,味辛。

功能:温肾散寒,和胃理气。主治寒病,少腹冷痛,痛经,肾虚腰痛,胃痛呕吐等。

成分: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茴香脑,小茴香酮,脂肪油等。

适用人群:本品可降低胃的张力,抑制胃液分泌,同时可促进肠的蠕动,并能促进胆汁分泌,此外尚有镇痛及己烯雌酚样作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小儿脐周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嵌闭性小场病,鞘膜积液,阴囊象皮肿等疾病。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者慎服。

用法用量:煎服,一次常用量3~6克。

应用:小茴香所含主要成分为茴香脑,是成分复杂的挥发油,它是常用的烹饪调料,也是复合调料的配料,在制作药膳或保健食品的过程中,时间不宜过长或后期入为宜,可选用炒,炖,煮,蒸,卤等烹制方法。

提示:本文为靖柠老师原创作品,全文字字皆辛苦,摘抄请说明作者,感谢尊重。

END

-END-

热门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