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九畏说丁香不能配郁金却不知丁香配郁金, [复制链接]

1#

↓↓↓下视频版↓↓↓

弘扬中药文化,科普中药知识,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上视频版↑↑↑

↓↓↓下文字版↓↓↓丹阳东乡与孟河镇接壤,京杭大运河等数条水路,是丹阳与常州紧密相连。也把丹阳贺氏流派与孟河医派联系在了一起。贺季衡,名钧,清同治5年,即年生于江苏丹阳城内南桥河沿贺家弄。他7岁患肠痈,卧床一年多,右脚残疾,幸亏被马培之治愈,于是愤然励志学医,拜马培之为师,终成一代名医,创立贺氏流派。贺季衡不会忘记,光绪5年,即年,他14岁时到孟河拜师,恩师对他端详再三,高兴地说。如今得到继承,我的医术在丹阳又有传人了,6年后,他的学业期满,恩师又临别赠言,我的医学传承寄托在你身上了。贺季衡学于马培之,马培之很欣赏他,因为年纪非常小,但是很聪明。他的《贺季衡医案》就有当年他救治霍乱的经过,这个病非常凶险,死亡率非常高,但是他纯用中药把病人救过。贺季衡其实偏重于中西医结合,这个是一个新的一个思路,所以当时在沪宁线上他是很有名的。作为清末民初一位杰出的中医临床学家,贺季衡给人看病,不仅坐诊出诊,还通过书函方式谈病情开处方。从这节底稿可以看出,贺季衡与时任财*部副税司司长、著名经济学家贾果伯谈的是他夫人所患的妇科病;与北平冯总统之公子谈的是他夫人的出血症。与曾国藩外孙当时在上海兴办实业的聂云台通信,回答了他所提出的有关霍乱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处方。贺季衡以善于治疗温病,脾胃疾病及疑难杂症著称,医德医术素来令人赞叹。从来没有失手过。但是就在他55岁这年的一天,有个重症患者的家人却吵上门来指责他乱开药方,说是听药店的薛老板相告,方子上同时用了丁香与郁金这两味药。身为名医,却不知丁香与郁金佩是用药忌讳,这可是用错了药要吃死人的呀。丁香与郁金配是不是用药忌讳呢?按照明朝流传,《医经小学》十九畏的说法,的确是犯了配伍禁忌。也就是说会产生剧烈的*副作用或降低或破坏药效。贺季衡博览医书,对此不会不知,而正因为博览一书,他又进一步了解。十九畏的部分结论,同实际应用有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甚至宫廷处方中也同时用了丁香和郁金。因此,贺季衡镇定自若,不与来人争执,只是约定在闲桥脚下的一家茶馆,尤其嫡孙贺桐孙现场尝药。众所周知,他的独生子早逝,唯一嫡孙是他的寄托。消息传出,丹阳城为之轰动。就把郁金和丁香带去煎好,当场煎好了以后,由他的唯一的一个嫡孙喝下去,茶馆的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但是他喝药以后很长时间过去了,嫡孙安然无恙,一点事都没有。茶馆里顿时一片哗然,人们纷纷指责薛老板无端玷污名医。贺季衡指出,薛老板只知十九畏中的丁香莫与郁金配旧说,而不知丁香配郁金有疏肝理气的效果。还有一点他没有道破,薛老板此举矛头另有所向,那就是他的仁寿堂药店。贺季衡在丹阳城内的一处闹市口创设的仁寿堂药店,由于选材精良,货真价实,自制丸散膏丹灵验,不但成为本地购药者首选,也使得外地人纷至沓来。这样便招致其他一些药店的嫉妒,茶馆尝药论理之后,贺季衡的名气更大。当时丹阳就曾流传这样的说法。有了病不经贺季衡医治,死了都冤枉。出嫁女儿生病,若不经贺季衡诊治而死,娘家人不依。全文完!!!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END

提示:文章内容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勿随意使用。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道地药材科普

弘扬中药文化,传播中药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