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什么爱马仕,太太的客厅才是地位的象征 [复制链接]

1#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人聚集的地方就有江湖暗战。

这不?刚刚上映完没多久的《三十而已》就很好的诠释了上面这句话。

当香奈儿不敌爱马仕,连站C位都成了太太圈的暗战玄学。要我说比什么爱马仕嘛,太太的客厅才是暗战的舞台、真正地位的象征。

你以为《三十而已》里因为背着香奈儿被剪出合影的顾佳可怜又可悲?那是因为你忽略了发生在王太太客厅的精彩一幕。

《三十而已》剧照

王太太的客厅,顶层豪宅、顶级意大利进口沙发、顶级的茶桌茶具、挂在墙上莫奈的名作《睡莲》……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王太太的注脚——顶级富豪太太。可即便是这样的富豪太太,也还是避免不了在自家客厅被太太们Diss的命运——

前有顶级富豪圈太太们的看不起,后有追着她办事的顾佳“LowTeaHighTea”的“人艰偏拆”的扎心情节。看到当了一下午甜点师傅的顾佳说出“你有的我没有,但是我有的却能帮助你站到合影的最中间位置”时,真是不得不感慨女人的江湖真是太难了。

然而,有些人追着赶着拼尽全力都站不到的C位,有的人却唾手可得。

20世纪初,有一位中国太太的客厅就名扬四海,LowTeaHighTea这样的事儿放在她的客厅里简直就不值一提。因为,这位太太的客厅,是许多文人雅士心之所向的去处。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位“太太的客厅”里出现过的名人包括但不限于——张奚若、钱端升、金岳霖、陈岱孙、周培源、沈从文、徐志摩、萧乾等等那个时代的学者、科学家、哲学家、诗人、画家、文学家等等一众社会名流。

没错,这位太太就是大名鼎鼎的绝代佳人——林徽因。

林徽因

关于她的文章、传记、传闻实在太多,不一一赘述。今儿就单讲讲太太的客厅,以及一场由此引发的小风波。

“这时我家住在东城北总布胡同三号,这也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个家。这是一个租来的两进小四合院,两个院子之间有廊子,正中有一个“垂花门”,院中有高大的马缨花和散发着幽香的丁香树。父亲和母亲都非常喜欢这个房子。他们有很多好朋友,每到周末,许多伯伯和阿姨来我家聚会。这些伯伯大都是清华和北大的教授,曾留学欧美,回国后,分别成为自己学科的带头人,各自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做着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例如:张奚若和钱端升伯伯在政治学方面,金岳霖伯伯在逻辑学方面,陈岱孙伯伯在经济学方面,周培源伯伯在物理学方面……在他们的朋友中也有文艺界人士,如作家沈从文伯伯等。这些知识分子研究和创作的领域虽不相同,但研究和创作的严肃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似,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也相似,因此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由于各自处于不同的文化领域,涉及的面和层次比较广、深,思想的融会交流有利于共同的视野开阔,真诚的友谊更带来了精神力量。我当时不懂大人们谈话的内容,但可以感受到他们聚会时的友谊和愉快。”

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在回忆当年时提到了这个曾经名噪一时的“太太的客厅”,而让“太太的客厅”坐实了名号的,却是冰心的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

quot;太太的客厅quot;:林徽因夫妇与费正清夫妇及金岳霖

要说得感谢冰心写的《我们太太的客厅》。一向温驯谦和的冰心不知道为什么会写出这么一篇嘲讽之意呼之欲出的小说,却让我们得以窥见年代“太太的客厅”的风貌——

“正对着客厅的门,是一个半圆式的廊庑,上半截满嵌着玻璃,挂着淡黄色的软纱帘子。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关着一只玲珑跳唱的金丝雀。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鲛觚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窗下放着一个小小书桌,桌前一张转椅,桌上一大片厚玻璃,罩着一张我们太太自己画的花鸟。此外桌上就是一只大墨碗,白磁笔筒插着几管笔,旁边放着几卷白纸。”

“北墙中间是壁炉,左右两边上段是短窗,窗下是一溜儿矮书架子,上面整齐的排着精装的小本外国诗文集。有一套黄皮金字的,远看以为定是莎翁全集;近看却是汤姆司·哈代。”

“南边是法国式长窗,上下紧绷着淡黄纱帘。——纱外隐约看见小院中一棵新吐绿芽的垂场柳,柳丝垂满院中。树下围着几块山石,石缝里长着些小花,正在含苞。窗前一张圆花青双丝葛蒙着的大沙发,后面立着一盏黄绸带穗的大灯。旁边一个红木架子支的大铜盘,盘上摆着茶具。盘侧还有一个尖塔似的小架子,上下大小的盘子,盛着各色的细点。地上是“皇宫花园”式的繁花细叶的毯子。中间放着一个很矮的大圆桌,桌上供着一大碗枝叶横斜的黄寿丹。四围搁着三四只小凳子,六七个软垫子,是预备给这些艺术家诗人坐卧的。”

年的冰心与林徽因

算不得奢华,却处处可见主人的意趣和审美。尽管冰心未曾承认所写太太是林徽因,但就描写的多处细节的巧合,已经被认定却是林徽因。据传林徽因读了这篇小说,别无二话,也只送了一坛山西陈醋给冰心。

读了《我们太太的客厅》的人未见得反感这位太太,却反而十分向往能够拥有如此一个充满着高级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思想交流的太太的客厅。

在这里,女人不必退居在人群之外、在厨房里忙得昏天暗地,她可以自然而然地站在C位,和邀请来的客人高谈阔论,诗酒共年华。

效果图

只是,比起那个时代的胡同来说,现代“太太的客厅”已大有不同。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匆匆,去往太太的客厅的路上,必定会遇见一些独特之处——一步踏入“桃花源”,步调即刻缓了下来,移步换景、曲径通幽,从浮梯拾级而下,曲水流觞带来阵阵凉意。劲松挺立,一池浅水映出秋日的天高云阔。

客厅的女主人,是一个家庭的灵魂人物,也是聚会中“沙龙”的核心,她不用复述她所经历过的那些成长、亦不必刻意呈现玉食锦衣,却依旧能够让“太太的客厅”思潮涌动,变成一个让人想“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太太的客厅里来”(冰心语)的地方。

效果图

一体化的客餐厅系统不仅让人不再纠结于茶桌餐桌的High与low,还能够实现更多的社交意趣。

现代的太太更在意的是客厅带来的“视野”的广、交谈间“格局”的阔,以及,更好的私密性。比如,在平空间里的布局上灵动一跃,在每一套户型的上层再构建出一个30平米的套房空间。

这样的设计当然不是天方夜谭,成都中建·锦澜壹号打造出的正是如此摩登的“太太的客厅”。

在这样的客厅里,太太必然站C位,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产业,到事业的发展、孩子的教育,从诗歌哲学到红酒烘焙……太太的客厅总会成为一个“各人都能够得到他们所想望的一切”的地方。

“太太的客厅“”吸引着的必定是时代的精英。圈层社交才是更高效也更舒畅的社交。所以,还比什么爱马仕啊,太太的客厅才是地位的象征。

—END—

编辑/柴小柴

设计/Sylvia

视频/腾讯

审校/Emma

(*部分图片来源于品牌方及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