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呵护一中生命的绿色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在今年的植树周
一中的学生和老师们积极行动起来
爱绿护绿
争做绿色呵护使者
行走的生物课
3月12日,学生中心特别邀请我校生命科学院院长胡士达老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行走的生物课。
胡老师介绍了校园树牌上的内容,重点给大家讲解了植物的双命名法。每种植物在不同的国家有不一样的名字,非常容易混淆,于是植物分类大师林奈提出双命名法,即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个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种小名)。属名由拉丁语法化的名词形成,种加词是拉丁文中的形容词。通常在种加词的后面加上命名人。树牌上面的一行字母就是该植物的拉丁学名。
走到丁香前,胡老师介绍了校园里的白丁香和紫丁香,它们其实是一个物种,白丁香是紫丁香的变种。什么是变种呢?变种分类系统上设在种下的等级。它保留种的特有属性,但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差别。
校园里的玉兰,有开紫花的,有开白花的,虽然人们都把它们叫做玉兰,其实它们并不是一个物种,开紫花的是紫玉兰,开白花的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玉兰。
在操场的东北角,同学们观察了连翘的花,发现连翘的花瓣都是4片,由此引出植物花各部分,包括花瓣,雄蕊,雌蕊等的数目是固定,这就是花基数。双子叶植物花基数多为4、5,或者4、5的倍数;单子叶植物花基数多为3或3的倍数。
这样有趣的生物课收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们也更看到校园有了植物的装扮显得格外美丽,并表示要共同携起手来,为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尽到自己的一份义务。
呵护生命的绿色
我校启明公益社的社员们和指导老师来到我校空中农场进行义务劳动。同学们为植物进行养护,浇水、施肥、除草,他们“植绿、护绿、爱绿”,培养对花草树木的善待之心,感受植物的生长,体会生命的可贵。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
一中师生在一起
种下绿色的希望
共同浇灌美丽的梦想
来自石家庄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