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cious×Food
川味火锅傲立于火锅之林,地位不容置疑,得益于底料花椒的增色。“辣为川菜*,麻乃川味灵”。花椒的加持,让火锅食客麻得神*颠倒,又欲罢不能。
川渝地区人民嗜食花椒,大抵因其鲜明酣畅的热血滋味,与巴蜀大地潮湿的气候最相合。《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它用作中药味辛,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等作用,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麻麻的椒香,不仅能增进食欲,更能让生活在气候潮湿的四川盆地的川人散寒祛湿、健胃镇痛、理中顺气、延年益寿。
人们还学会在泡脚时加入花椒,是因为它能够活血通络,使机体血脉畅通,还能对肾阳虚引起的下肢水肿起到防治作用。相传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每晚用花椒煮水,睡前泡脚,一段时间过后竟治好了腿脚沉重,寒湿过剩的病症。
在火锅里,如果见到一样形似“钉子”的香料,那准是丁香没错。虽然和丁香花名字相近,但其实两者并无关系。丁香,全名丁子香,是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香料,它的花蕾常用作中药,是中国传统进口"南药"之一。
人们习惯将丁香分为公丁香和母丁香,公丁香是花蕾,而母丁香则是果实,但实际上丁香并无性别之分,之所以采用此种说法,是为了方便根据外形特征做辨别,从而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
丁香味辛,性温,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补肾助阳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脘腹冷痛等病症。丁香含有大量挥发油、芳香浓烈,还可用作于香囊,能化浊除湿,驱除蚊虫。此外,丁香可外用,磨成粉末敷在患处,可治疗脚癣、体癣等皮肤科疾病,既方便实用又显效迅速。
提到陈皮,大家或许会首先联想到酸甜适口、甘香怡人的九制陈皮,作为老少咸宜的零食,得到大家的推崇与喜爱。
在中药里,陈皮也叫橘皮、广陈皮,是橘树的干燥成熟的果皮。想获得陈皮的称号,存期需满足三年或以上,存期不足三年的只能称为果皮或柑皮。民间有谚:“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金”,陈皮的年份越久,其价值便越高、味道也越发醇厚。
陈皮味苦,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湿痰、寒痰咳嗽,胸痹等。尤其在两广地区,陈皮是家家必备的养生食材,可用于做菜、煲汤、泡酒等。人们在烹调鱼类、肉类等荤菜时,可加入一些陈皮,借助药力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还可以去腥解腻、提鲜增香。茶余饭后,用陈皮来泡茶,能起到下气消食的功效。
对于现代人而言,肉桂是司空见惯的佐料和传统的中药材,但在古代,它却有着一种特殊的说法。
有这么一个古老传说:在*河源头的瑶池仙境,有一种叫肉桂的生命之树,象征着太阳和永生,任何人来到瑶池,只要吃了这棵树的果子,便能长生不老。
肉桂之所以有着这样的神秘传说,或许是因为它是最早被人类食用的香料之一。它是由桂树的树皮经干燥等过程制作而来,气味清香、味道浓烈,初尝味甜、回味辛辣,肉桂馥郁的香气,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增添食欲。
在药用方面,它可称得上全身都是宝,不同的入药部位也对应着不同的名称,树皮称肉桂,枝条横切后称桂枝,果实称桂子。肉桂,味辛、甘,性大热,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主治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面赤、心腹冷痛、闭经痛经等病症;而桂枝则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功能,主治外感风寒、寒凝血滞诸痛、心悸、痰饮蓄水;桂子主治虚寒胃痛。
不仅可药食两用,它的树皮、叶、枝、果实、花梗可提制成桂油,而桂油作为合成桂酸等香料的原料,可作为化妆品原料,也可以为巧克力及香烟提供配料。
听到山柰这个名字,或许会感到有些许陌生,如果换一种说法——沙姜,是不是就顿感熟络了呢。在广东,沙姜与鸡是经久不衰的绝配组合,沙姜的根茎、叶常用于白切鸡食用佐料,是最佳“吃鸡伴侣”。
优质的沙姜呈浅褐色,表皮略带光泽、皮薄肉厚,味道辛辣却略带甜味。传说当年广东化州及邻县一带瘟疫盛行,爱吃沙姜的人得以免染疫病,村里的中医翻看《本草纲目》,上面记载:“沙姜暖中,辟瘴疬恶气,治心腹冷痛、寒湿霍乱”。自此以后,广东人对沙姜的应用更是得心应手,用它烹调出许多美味的菜肴。
香料散发的独特气味,由嗅觉感官传递至大脑,形成深远且微妙的记忆。它们作为配角,能为佳肴增添风味,在舌尖上幻变出神奇的味觉感受。人们对它们的妙用,不仅在活色生香的火锅里,更作为着中药材被广泛使用。这一举动,正是遵循着“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通过食疗保健身体、防治疾病,在享受美味之余,亦能为身体充盈活力。
不久的将来,在OlaLotus?莲地,人们也能享受到这一口欢愉,通过体验健康药膳、国际美食、创意简餐等多元餐饮业态,为身心提供滋养与活力,纵享元气“好食刻”。
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对版权问题有疑问
请联系:OlaLotus
gmtcm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