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知识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环境的同意(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作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换3、五行即:木、火、土、金、水4、五行的基本内容(1)五行相生相克(2)相乘相侮(3)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5、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6、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输送营养的作用(2)心主神志:指心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7、肺的主要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2)肺主宣发和肃降(3)肺主通调水道:又称肺主行水(4)肺朝百脉、主治节8、脾的主要功能(1)脾主运化(2)脾气主升(3)脾主统血9、肝的主要功能(1)肝主疏泄(2)肝主藏血10、肾的主要功能(1)肾藏精(2)肾主水(3)肾主纳气11、气的含义有2类(1)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之气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2)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12、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2)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13、气的运动分为:升、降、出、入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4、血主要由营气、津液和精所化生15、气属阳、血属阴16、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1)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2)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17、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18、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洛脉和连属部分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洛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等;连属部分包括内连的脏腑络属和外连的十二经筋、十二皮部19、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20、体质的特点:个体差异性、群体趋同性、相对稳定性、连续可测性、动态可变性、形神一体性21、体质: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活动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22、六淫的概念:六淫即风、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风、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23、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24、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邪: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表(3)风为百病之长(4)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寒邪: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1)寒为阴邪,易伤正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3)暑多夹湿湿邪1)湿性重浊(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火邪:(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扰心神(2)火易耗气伤津(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肿疡25.疠气: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外感病邪26.疠气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重(2)传染性强(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27.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与脏腑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29.七情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0.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运行(2)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心神(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31、淤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淤血32、淤血的致病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4)病位固定,病症繁多33、淤血的临床特点:(1)疼痛(2)肿块(3)出血(4)望诊,久淤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5)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34、中医四诊:望、闻、问、切35、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36、中医的主要辩证方法:八纲辩证(1)表里辩证(2)寒热辩证(3)虚实辩证(4)阴阳辩证37、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38、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39、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钟不同的药性40、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41、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42、*性:(1)是广义之*性,是指药物的偏性(2)是狭义的*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43、中药功效的分类:(1)八纲辨证(2)气血津液辩证(3)脏腑辩证(4)六经辨证(5)卫气营血辩证(6)三焦辨证44、中药的应用包括:中药的配伍、禁忌、用量、用法等内容45、七情:药物通过配伍,相互间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或抑制作用,或对抗作用46、七情的提出首次见于《神农本草经》主要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47、相反:两药合用后,能增强或产生*副作用48、配伍禁忌:凡药物配伍后会降低或消除疗效,使原有*性增强,或产生新的*副作用,原则上不能合用,属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49、十八反: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50、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51、煎煮方法(1)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其次可用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2)煎药用水(3)煎前浸泡(4)煎煮火候:一般的药宜先用武火煎煮,煮沸后用文火(5)过滤取汁(6)煎煮次数:一般2-3次(7)特殊煎法:先煎:矿石、贝壳类药物,某些有*的药物,以降低*性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药物,或受热易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另煎:一些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鹿茸包煎:粉末状药物,易使药液混浊的药物冲服:入水即溶的药物,液体类药物炀化:胶质,黏性大的药物,容易黏附于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