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吃瓜之余,记得来看看这部豆瓣92分的宝 [复制链接]

1#

编辑:小票家族“青耕”

严肃有梗的神秘女子。

小可爱们,今天的微博真是太热闹了!

不过瓜什么的相信大家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耕酱还是决定在瓜地里做一股清流,回归4月23日本身的意义,世界读书日。

毕竟八卦的快乐是短暂的,读书的收获是永久的嘛!

近两年,读书类节目越来越多,从《朗读者》,到《见字如面》,再到《一本好书》,让很多小伙伴重拾了阅读的乐趣。

不过除了阅读之外,书籍本身对人类有着非凡的意义。今天耕酱就要给大家五星安利一部纪录片,来自B站的《但是还有书籍》,带大家感受书籍本身的魅力。

《但是还有书籍》共5集,每集30分钟,内容精炼且富有趣味,摆脱了传统人文类纪录片给人的枯燥感,还有*的旁白哦!

第一集,书海编舟记。

本集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豆瓣秃头会会长、小说家,朱岳。

在纪录片中,会长亮出了真实身份——编辑。

他每天的日常就是到达出版社,打卡,进办公室,打开电脑,看看稿件,听起来枯燥而乏味。

从前的朱岳也是这般想的,在他看来,写小说是当上帝,做编辑是当杂役。然而39岁那年,朱岳遇见了一本书,名叫《寂寞的游戏》。

朱岳被作者的才华折服,决定将这本书推广出去,但是屡遭拒绝。一气之下,他甚至拉黑了拒绝自己的铁哥们儿!

不过,这本书最终还是获得了成功,不但收获了许多读者,更是赢得了众多奖项。至此,朱岳对华语出版有了信心,觉得编辑可以作为一个事业来做了。

“我觉得对我最大的激励,还是发现好作品,如果我发现一个《百年孤独》,那我觉得我做编辑这个职业也值了。”

本集的第二位代表人物,是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他的工作内容,是古籍整理。

“板凳一坐,一辈子冷”是大家对古籍整理编辑的调侃,但是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八年的俞国林却心怀热忱。

他在读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时,发现其中提到了郑天挺日记,于是迅速联系到了郑天挺先生的孩子郑克晟,得知几十本日记都在家中保存良好,十分激动。

然而出版的道路却一波三折,因为是私密性的日记,家里人对于出版的意见并不完全统一,就这样耽搁了十三年。在这期间,俞国林经常去看望郑克晟先生,两人结成了忘年交。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俞国林的坚持下,《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终于得以面世,书中详尽地记录了西南联大时期的治学、交通、饮食等,内容详实,都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因为书对于作者而言,这是他的结晶。对于我们编辑来说,它是我们的结晶。对于读者而言,它也是文化的享受。他读得舒服,那对于我们来说,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本集的第三位代表人物,文学翻译,范晔。

家中有《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朋友可以看一眼,也许就能看到他的名字。年,马尔克斯首次授权中国出版《百年孤独》,便是邀请了范晔做翻译。

为了达到理想的翻译,范晔找来了马尔克斯其他著作和《百年孤独》的各类研究论著,试图寻找马尔克斯创作时的感觉。

文学翻译,并不是逐字逐句对照,而是要将作者想表达的内涵和情感传达给读者,从这个方面来说,翻译相当于是二次创作,这对译者来说挑战非常之大。

“当时就编了这么一个别号一样的‘象寄门下临深履薄堂仓皇右使’,‘象寄’就是翻译的古称,‘临深履薄’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仓皇’也是一样的,不大能拿得准,有点狼狈的这样一种情形。”

不过,虽然翻译工作难度大,收入微薄,范晔还是坚持着,享受与文字缠斗的快乐。

不管是翻译,还是编辑,我们都可以将他们视作书籍创作中的重要一环,除此之外纪录片还从绘本创作、书籍装订设计等方面,展示了书籍本身富含的魅力。当然,还有二手书的漂流,也让人倍感神奇。

(绘本作家熊亮)

最后一集,纪录片给出了当代快速阅读指南,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拿起书本,沉浸在文字之中,或许就是摆脱浮躁的最好方式啦!

最后,将纪录片名字的来源送给大家,记得向下翻哦!

(向上滑动涨知识)

但是还有书籍

切斯瓦夫·米沃什

杨德友译

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

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

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

受到触摸、爱抚,开始长时生存,

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

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

“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书页被撕扯,

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

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

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伯克利

影城详细信息

官方

官方微博:上海庆春电影城

影院-

手机App客户端:

票时代猫眼淘票票娱票儿大众点评时光格瓦拉 

影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