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文/王锦思
年4月10日,新冠疫情持续了一个月,我们一行四人还是不能回家乡吉林德惠鳇鱼岛,于是一路奔波,从山东流落也算考察,到了远离家乡三千多里之外的河南巩义,行动路线很像当年孔子率弟子从鲁国到卫国周游列国。其他三位分别是德惠周易风水文化传承者肖建、宋福军,还有年仅十五岁,角色很像孔子弟子颜回的肖建之子肖屿博。
巩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还是北宋皇陵和河洛周易八卦文化发源地,都是我感兴趣的课题。此前我就提议建立河洛文化博物馆,为了推进此事,我和肖建到在政协工作的朋友曹明正的办公室里交流,话题涉及文化地理历史等等,十分投缘。
君子之交淡如水。曹明正赠送给我一套书,装书的手提纸袋上有几个字,仔细一看是“月是故乡明”,好熟悉的诗句!为何使用肯定有原因,一查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我早就知道,巩义是杜甫的家乡。
月是故乡明,是巩义最美最有文化最令游子心动的宣传语。尽管纸袋画面效果一般,月亮不清晰通透晶莹,但是这句诗最好表达了杜甫对家乡的思念,是杜甫对家乡最好的推介,也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前一句“露从今夜白”,则把时节的凄清刻画得淋漓尽致。
两天之后,我们四人去了杜甫故里,这里有纪念公园和杜甫出生的窑洞。因为来自外省、扫码不符合规定而没能入内,再次强烈体验到杜甫有家难回的处境。宋福军大哥是语文老师出身,对于杜甫的诗句早都耳熟能详,尤为欣赏,更是渴望入内参观体验。不过,和杜甫塑像对望片刻,也算不虚此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故乡,家乡,在杜甫的笔下,是美好和感伤的的同义语。
我继续远行,到河北、湖北,最远来到湖北恩施利川,这里临近重庆和贵州,山清水秀,是民歌《龙船调》的家乡,可谓世外桃源。
我还想起了唐朝的有一天,杜甫独自登上了贵州的一处高台,百感交集,萧瑟的秋江风光,让他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所以,有了那首称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我和杜甫一样,距离家乡越来越远,可是心距离家乡越来越近。我把对家乡的爱,融进对祖国其他山水的热爱之中。我收藏贵州藏品数百件,目前提议并积极推进在贵州建设赤水河流域博物馆,正在深入进行之中,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就可实现。
又正好过了一个月,家乡解封了,自由了,放飞了。家乡鳇鱼岛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呢?
还是杜甫的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哪怕没有酒,没有青春,也要还乡。经过两个月颠沛周游,终于回来了。
5月9日晚上十点多在长春西站下车,换上轿车回到接近两百里外的家中时刚刚过了十二点,没刻意注意到月亮什么样子,或者没那么醒目,也就没有吸引我的注意。
隔离之后,骑自行车去郊外游玩。孩子欢乐地跳绳,爷爷奶奶幸福地看着。村前的田野,开始泛绿了。饮马河边,距离鳇鱼岛也很远,有朋友家人三五成群烤肉串。比我先回到家乡的燕子飞舞在头上,似乎在欢迎着我的到来。几位老邻居认不出我来了,佝偻着身子,我也没上前打扰。本来附近有我的同学和好兄弟,可惜都英年早逝,没了多年,那一起青春懵懂的人也不见踪影。
郊外的老宅,实际上也不是我出生地。我十七岁时从距离鳇鱼岛更近的村子搬来,这里见证了我的青葱岁月。可惜的是,西房头的几棵大榆树不知被哪个挨千刀的把树皮扒掉了,残枝枯萎。老井旁长满了杂草,还有几棵樱桃树,绿色的果实刚刚探出头来。马莲在门口开出蓝色的小花,很像母亲的微笑。
我没有钥匙,就掰开窗户跳进屋来了。里面满是灰尘,杂乱破旧,感觉有些像蒲松龄的《聊斋》,倒也十分神秘和美好。屋子里还有许多熟悉的用品。老柜子上的图片依然是对我微笑的少女和小男孩,记得还是我高中时父母就安在上面用来装饰的,色彩依然艳丽。打开柜子,里面有很多旧衣服,还有细碎的布片,应该都是母亲十多年前摆放好的,不免让我感慨万端。
墙上有我高中用蓝笔的涂鸦“为了北京我要奋斗”。老镜子还在柜头,当年用它看过自己很多次,而今又端详了一次,感觉沧桑几多。家中有家,蜘蛛网悬在屋顶,增添了几分生气。再次用辘轳打出老井的水洗手,清凉亲切,上一次应该还是至少十年前。
黄昏时分,走出房间到后院,铁路两侧是大片的树林,有很多高大的树木。在我最初搬到这里住的时候,比我高不了多少。深呼吸一下,味道那么熟悉,杨树松树丁香树,都是故乡的气息。那时,附近的木材市场还没有建设,而今都老旧破败,想想这么多年不免感慨。
田野里,蛙声一片。北斗星依稀闪烁,月亮高悬在青蓝色的天上,圆满透亮。仔细看去,里面有灰蒙蒙的水墨画,嫦娥,亲切的所有的人,都在和我对望。有点奢望,把这轮家乡的月亮装饰在杜甫故里的天空。尽管,都是同一轮圆月。
当年我在这居住时,学了很多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故乡的云》《让我一次爱个够》等等,至今回想起来,还浮现好些个情景,也在纳闷自己是否还能激情满怀。当时在这里时有些逆反,现在看起来,更多的是亲切。尽管自己归来时不是少年,但想起那时写的诗“纯真的情怀,岁月是拂不去你的微风”,我的青春依然。
月,真是故乡明。
作者:王锦思,吉林德惠鳇鱼岛人,本名王同彪,惠德书院创始人、民主党派政协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分会副会长、周易风水文化学人,收藏史料文物上万件,著作《发现东北》等十本,倡议九一八全国鸣警报,追讨流失国宝,建议吉林周年举行纪念活动,提出“东北第一”、“东北精神”等多项有关东北振兴的理念和畅想,收藏贵州藏品数百件,目前提议并积极推进在贵州建设赤水河流域博物馆!
编辑:张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