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治愈的吗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余华系列之《活着》
我妈妈说:“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话不是我妈妈说的,是林徽因说的。不管是由谁创作,由谁传播,“妈妈”这个角色,都是女性生命的转折。《活着》这部作品里面的陈家珍(福贵的妻子),也不例外。
该书以福贵的口吻,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早上几年的时候,家珍还是一个女学生,那时候城里有夜校了,家珍穿着月白色的旗袍,提着一盏小煤油灯,和几个女伴去上学。我是在拐弯处看到她,她一扭一扭地走过来,高跟鞋敲在石板路上,滴滴答答像是在下雨,我眼睛都看得不会动了,家珍那时候长得可真漂亮,头发齐齐的挂到耳根,走去时旗袍在腰上一皱一皱,我当时就在心里想,我要她做我的女人。”这段描述让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那个丁香般的姑娘。少女时代的家珍是米行老板的掌上明珠,又知书达理,是个花一般的女孩子。
旗袍少女(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嫁给了福贵,生了女儿凤霞,肚子里怀着儿子有庆,她再也不是娇滴滴的“小姐”了,她成了一棵树,一颗保护孩子,保护家庭的郁郁葱葱的大树!福贵在赌桌上着了迷,让人把家珍拖出赌场,“家珍那天晚上走了十多里路回到我家,她一个孤身女人,又怀着七个多月的有庆,一路上到处都是狗吠,下过一场大雨的路又坑坑洼洼”。我觉得这里写得很“意味深长”,余华先生并没有过多描述家珍受了多少苦,也没有描述福贵心里的愧疚,只是单纯把那个夜晚的情景描述出来,人的情愫,由读者自己去体会,我读完这句话,觉得余华先生是一个很“意味深长”的人。“家珍被拖出去时,双手紧紧捂住凸起的肚子”,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本能的保护,她没有埋怨丈夫,更加没有躲进娘家避难,她走了十多里地泥泞的路,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孩子。
我常常在想,福贵的父亲去世后,家珍都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为何还要跟着父亲回娘家呢?《活着》对这里的缘由也没有过多描述,我私下里想,大约家珍还是害怕的吧,她生凤霞时,徐家还是显赫一方的地主,可是快生有庆了,家产被福贵输个精光,一家人被迫移居到小茅屋过生活,自己苦一点都可以忍受,她怕的是,条件太差,生有庆会有危险吧,孩子越小越难照顾,医院,有父亲的经济支持,不至于让小孩子受苦。有庆满了6个月,家珍就带着孩子回了家,一家人虽然穷了点,但总是在一起的。
巩俐饰演陈家珍
福贵被抓壮丁,家珍给婆婆送终,自己家里地里到处忙,还带着两个孩子,即使这样,她从来没有想过改嫁,也一直坚信自己的丈夫不是去赌博了,终于等到福贵回来,两个人一起支撑着贫困但还过得去的家;闹饥荒时,平时一直不肯找父亲救济的家珍,拖着病体,向父亲求助,只是因为孩子饿得皮包骨,喝水度日。
孩子是家珍活下去的勇气,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两个孩子都走在家珍前面,凤霞走后,家珍再也无法忍受丧子之痛,安然离世,孩子就像枝干,枝干折断了,树也就枯萎了~
刘敏涛饰演家珍
我有次跟我妈妈说:“小时候过得真苦啊,老师让买学习资料,你居然跟我说‘我给你用A4纸抄一份’。”我妈妈回答我:“是啊,我说我给你抄一份,可没让你自己抄一份,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我已经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