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雨巷诗人,3段婚恋,没有一个丁香姑 [复制链接]

1#
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4317370.html

“雨巷诗人”,3段婚恋,没有一个“丁香姑娘”陪他终生

文/老张在路上

你可能不知道戴望舒是谁,但是你一定听过那首名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诗人戴望舒一生的爱与恨、情与恋都是从那一段雨巷开始的,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位丁香姑娘。

戴望舒(年11月15日-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施绛年)

施绛年(—),名作家施蛰存的妹妹,戴望舒的第一个订婚的女子。

戴望舒与施蛰存是好友,所以与施绛年也早已认识。她小戴望舒5岁。

年,戴望舒去松江施蛰存家中小住,才华横溢的诗人,很快陷入了孤独而痛苦的单恋之中,以至茶饭不思。施绛年被他不断地写进诗里。这其中,就有著名的《雨巷》,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从此走进诗人的心里,再也走不出来。

戴望舒有超群的才华,却没有翩翩的风度。他身材高大,面孔黝黑还有麻点。戴望舒感情深沉强烈细腻,既冲动又忧郁内向。而施绛年开朗,活泼,富有个性。性格上的差异造成彼此感情上的不平衡,再加戴望舒望舒面部形象,也使施绛年不悦,这些都给他们的关系蒙上阴影。

在戴施两人的情感纠葛中,对于诗人的热烈,施绛年并没有相应的回馈。他忍受不了这种令人绝望的期待,他约请施绛年最后一谈,希望她能接受自己的感情,否则他就以身殉情。施绛年为望舒的赤诚所感动,也为他要自寻短见所震慑,勉强接受了他的感情。

年,戴望舒与施绛年订婚。施绛年提出了结婚条件:戴望舒必须出国留学,取得学位,回来有稳定的收入后,才可能结婚。

年10月,戴望舒乘坐“达特安”号邮船离沪赴法留学。

在法国度过并不安定的三年之后,年5月,戴望舒回到上海。随即证明施绛年已经移情别恋的传闻果然是事实。

(戴望舒与穆丽娟结婚照)

其实施绛年与望舒订婚前,和别人已有恋情,但这份恋情不能公之于众。偏偏望舒又欲以身殉情表明心迹,她只得勉强与望舒订婚。但她终于还是选择了自我,选择了她的感情。

戴望舒赴法后,施绛年即表示不可能与诗人结合,她爱上了一个开茶叶店的小老板,这当然引起轩然大波。为了不给远在海外的诗人增添苦恼,施蛰存和其他国内亲友一直瞒着诗人。

戴望舒回国后面对这样的情形,既痛苦又气愤。他当众打了施绛年一记耳光,然后登报解除婚约,结束了为期八年之久的苦恋。

(戴望舒和穆丽娟)

年4月,戴望舒从法国返回上海,与刘呐鸥、穆时英两家同住在一所公寓里。此时,大家都很同情他,尤其是好友穆时英,想帮他从伤痛中拉回生活正轨。

穆时英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有一天闲聊时,穆时英说:“你不要灰心,施蛰存的妹妹算什么,我妹妹不比她漂亮?我给你搭搭桥。”经过大哥的介绍,穆小妹认识了这位有才气的大哥哥。

(戴望舒和杨静一家人)

当戴望舒第一眼看到穆丽娟时,仿佛又见到了他笔下《雨巷》中那个像丁香一样风清露愁的姑娘,丽娟的古典俊美,让他忘却了施绛年带给她的苦痛。

年冬,戴望舒委托杜衡向穆丽娟的母亲提亲,两人于年6月在上海新亚饭店举行了婚礼。由青年诗人徐迟担任傧相。19岁的穆丽娟嫁给了比自己大13岁的戴望舒。婚后育有一女戴咏素,小名朵朵。

年,由于抗战,上海朝不保夕,于是戴望舒带着妻女来到香港。

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丽娟发现戴望舒事事一人做主,从不过问她的意见。大男子主义的丈夫让妻子感到了不适,穆丽娟曾和他说:“你再压迫我,我就和你离婚。”然而,戴望舒总是当作玩笑置之。

终于,一根导火线彻底引燃了摇摇欲坠的感情危机。年6月,出任伪职的穆时英在上海被国民*特工刺杀身亡,由于*见不同,戴望舒不许穆丽娟回沪奔丧。同年,他又扣下了穆丽娟母亲的报丧电报。当不明情况的穆丽娟身着大红旗袍会见友人叶灵风之妻赵克臻,被笑说在热孝中还穿大红时,她才得知了母亲的噩耗。再也不能忍受这个男人对他的欺骗,她当掉了母亲留给她的翡翠胸针,买了船票带着女儿毅然决然地回到上海。

(戴望舒和穆丽娟)

年12月,性格脆弱又敏感的戴望舒在苦求穆丽娟无果后,写下了留给妻子的绝命书,服*自杀,但被朋友所救。收到信后,穆丽娟通过律师办理了半年分居,以观后效,女儿则交给戴望舒抚养。戴先后寄出了两本日记和婚后无数张充满亲情的照片制成的相册,但穆丽娟始终没有回复。戴望舒终于在年1月寄出了离婚契约。一段短暂的婚姻就这样结束了。

25岁的穆丽娟,带着不到4岁的女儿独自一人回沪。后来,她嫁给文人周黎庵,平静地渡过了一生。

年3月,作为抗日爱国人士的戴望舒被捕。日本特务对戴望舒施以法西斯的酷刑,灌辣椒水,坐老虎凳,他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他在狱中被关押两个多月,原本就很严重的哮喘病更加严重,身体更加虚弱。

(杨静与女儿)

年5月,经过友人、作家叶灵凤的多方营救,终于将戴望舒保释出狱。经过牢狱之灾,戴望舒的身体明显恶化,非常虚弱。出狱后戴望舒住在叶灵凤家里养病,休整一段时间之后,他到大同图书印务局编辑部做编辑。在大同图书印务局他与抄写员杨静相识,并很快进入热恋。尽管杨静的父母竭力反对,但杨静是个有个性的女孩,她冲破种种阻力,毅然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年5月30日,38岁的戴望舒和16岁的杨静在香港结婚,开始了他的第二段婚姻生活。

随着两个女儿的相继出生,给家中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改变了杨静的角色。但杨静因为年轻,似乎更喜欢少女般的生活。

(望舒和女儿)

杨静从小长在香港,娇小美丽,活泼好动,又爱慕虚荣,由于彼此性格和年龄的差异,加之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不久便出现了感情上的裂痕,常常因生活上的琐事吵架。

就在诗人急需妻子理解、安慰、支持、患难的时候,杨静却是红杏出了墙,竟劈腿了一位姓蔡的年轻人。在这情形下,万念俱灰,烦躁易怒的戴望舒打了用情不专的杨静。杨静则就势绝情地与蔡姓男子私奔而去。

年末,杨静向戴望舒提出离婚,他虽竭力挽回,也无济于事,最后含着眼泪成全了杨静的心愿,协议离婚。两人各带一个女儿,戴咏树归杨静,戴咏絮归戴望舒。

(穆丽娟)

至此,戴望舒生命中最后一段婚姻也以失败而告终。在婚姻关系上,做为男人,他是失败的,一生的恋情没有一桩圆满。但是作为诗人,他是成功的。在诗歌艺术上,戴望舒的诗呈现出了独特的成就与魅力。他是新诗发展的先驱,叶圣陶先生甚至称赞他的诗是中国新诗的“新纪元”。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